“一出家門就是干凈整潔的路道,還能經常組織老鄰居到室外下上幾盤棋,這日子真是美滋滋的。”近日,家住友誼小區的高文大爺告訴記者,過去小區衛生“不過關”,讓他一出門就感到心煩,如今自己居住的友誼小區和大南街街道環境衛生明顯變好,大家早晚都愿意出來散步休閑。“這樣的環境真讓人舒心!”高文大爺說。
高文大爺口中的友誼小區是上個世紀建成的住宅樓,其小區基礎設施相對薄弱,普遍存在私搭亂建、小區空地內亂堆放、草坪內亂種植、樓梯單元門破損嚴重等問題,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我們友誼社區從群眾最關注之處抓起,整治了友誼社區轄區內老百姓生活區域周邊的‘臟亂差’環境,為老百姓營造一個舒適的居住和生活環境,將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做細、做實,并全力以赴將這項工作堅持下去。”友誼社區黨支部書記吳麗華告訴記者。
今年2月初,玉泉區按照分類指導與因地制宜相結合、行業管理與屬地管理相結合、物業管理與社區管理相結合、業主自主管理與社區自治相結合的原則,提出了“五有七見”的工作目標,全面推進老舊小區精細化管理工作。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玉泉區357個老舊小區按照“五有七見”管理目標,改造提升基礎設施,開展了粉刷樓道、更換維修樓道門、配備垃圾收集設施、安裝監控設備等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粉刷樓道4227個,更換、維修樓道門2066個,配備垃圾車、垃圾箱1622個,安裝視頻監控點位1500個,并通過引入物業公司實施常態化管理。
為進一步提升市容環境長效化、精細化管理水平,玉泉區依托“智慧玉泉”數字平臺,利用網格化管理,建立“1+6”路長管理機制,將公安、交管、城管、環衛、食藥、工商等部門全部納入指揮平臺,實現線上線下“一張網”,形成區、街道(部門)、社區三級聯動機制。路長分為總路長、分路長和路長三個層次,分別由辦事處主任、社區主任和社區干部擔任。按照路長監督發現問題,總路長、分路長協調,職能部門解決,紀委、組織部考核問責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智慧玉泉”在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的核心指揮作用,對全區43條主次干道、127條小街巷的路長配備350臺手持終端,從發現問題、處理問題和監督反饋等各個環節加大跟蹤問效力度,全時監控、管理店外出攤、店外堆物、亂停亂放、未持證經營等違規行為,逐步推動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現常態化、長效化、精細化管理。
玉泉區主城區面積54.88平方公里,目前濱河路以北主城區現有水沖公廁25座,旱式公廁68座,百姓“如廁難”問題一直沒得到很好解決。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環衛公廁“新建一批、改建一批、回購一批、開放一批、設置便捷式一批”的總體工作部署要求,玉泉區將分3年逐步實施完成,今年計劃完成260座。截至目前,新建項目選址基本完成,改建項目陸續開工建設,新購置的100座多功能便捷衛生間陸續投放并投入使用,60多家駐區企事業單位面向社會免費開放衛生間,到6月底前將實現主城區每500米設置一座公共衛生間,切實解決“如廁難”問題。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玉泉區開展了小餐飲“廚房革命”專項治理行動,在“燒麥第一街”、小北街等餐飲店比較集中的街道開展“明廚亮灶”試點整治工作,由政府出資統一更換不銹鋼櫥柜、廚具、洗消設備等,安裝玻璃櫥窗,在廚房內安裝視頻監控,公開食品加工、餐具清洗消毒等重點區域操作全過程。截至目前,“燒麥第一街”53家小餐飲店作為首批“明廚亮灶”試點,已改造完成50家,預計3月底前全部完成改造。
截至目前,玉泉區共出動14.5萬余人次,車輛19913臺次,清理清運垃圾20余萬噸。拆除燈箱、小廣告牌、小LED屏771塊;清理電桿、墻體三亂小廣告49萬余處。取締流動商販占道經營6190處,清理店外店3593處、店外堆物6893處。補簽“門前三包”責任狀2708份。清理小區雜物堆放14564處。共拆除私搭亂建、違法建筑242處,拆除面積3600平方米。依法查處機動車亂停亂放1萬余輛次。懸掛宣傳條幅432條,發放致轄區群眾一封信6.7萬份。
下一步,玉泉區將繼續把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作為城區建設的重要工作來抓,重點解決城中村、城郊接合部環境衛生“臟亂差”的問題。在確保整治質量的前提下,合理規劃,盡可能加快整治進度。做好總結工作,進一步落實責任,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實際問題。加強督查考核和指導工作,提倡并要求各級、各部門牢固樹立大局意識,積極主動地配合好全局性工作,注重工作細節,繼續深入街道社區、居民小區,努力推進精細化管理服務。同時,將進一步發動群眾,鼓勵支持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其中,形成積極的整治氛圍,共同把整治行動抓出實效,確保玉泉區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常態化、長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