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區長和廊辦事處位于呼市玉泉區的中心地帶,轄區總面積2.0平方公里,總人口15846人,4532戶。其中少數民族1657人;育齡婦女2748人,常住人口12259人,流動人口3587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總人口2462人,1168戶;下崗失業9200余人;涉毒人員86名,兩勞釋解人員34人;轄區共有53條小街巷,現有保潔人員39名。老年活動中心20余個,現有駐區單位11個,商業網點1000余戶。轄區東臨大南街,西至濱河路公義店街,北起大召廣場、塞上老街,南至昭君路西鋼管廠巷,包括有大召、觀音廟、菩提塔東、菩提塔西4個社區居委會,共有在冊黨員278名。
近年來,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按照建設和諧玉泉的總體要求,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黨工委云元勝書記和辦事處馬云主任的帶領下,根據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結合街道實際,以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完善社區服務功能為重點,帶領街道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以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為出發點,艱苦創業、勇于開拓,使街道經濟工作和城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管區內呈現出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各項事業全面推進的大好局面。
長和廊街道辦事處是呼和浩特的發祥地,這里有四百載古城深厚的文化底韻,商貿旅游業十分發達。隨著舊城區環境的不斷改善,拆遷改造面積有1.16平方公里。改造后的大召寺、塞上老街、觀音廟等旅游景點吸引著眾多的中外游客。如今,這里已是呼和浩特市的一張名片,為舊城區改造帶來很大商機。大召廣場南側的九久街,也依托召廟文化和獨特的地理優勢吸引著眾多投資者。2009年,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辦事處領導的努力下,長和廊街道辦事處辦公樓順利竣工并投入使用,更加方便轄區居民服務。辦事處東臨的蒙元文化景觀街也向世人展示著玉泉區的風采。小南街一帶經營土產日雜的私營個體企業十分密集,成為呼市有名的五金土產批發零售市場。近年來,街道經濟發展思路定位于大力發展商貿旅游業,通過招商引資和培育引導,天孚服裝批發城、金峰糖酒城、九久街茶葉協會等企業相繼入駐,塞上老街形成了有名的古玩交易市場。2013年截至5月底共招商引資六千萬(6000萬)完成全年任務的6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七億五千萬(75000萬)完成全年任務的53.5%,固定資產投資七千一百九十五萬(7195萬)完成全年任務的40%。
街道經濟總量不斷增長,財稅收入迅速提高。近年來,在市、區兩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辦事處領導班子帶領全體干部學習實踐“十八大”重要精神,發揚“團結、拼搏、求實、創新”的精神,大力開展社區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2011年——2012年連續兩年超額完成上級政府下達的經濟指標。
在區委、區政府領導的關懷、幫助和街道領導的積極爭取下與內蒙古和合置業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大召社區新建辦公場所于2012年12月投入使用,新建辦公用房面積960平方米,是集社區服務站、多功能活動室、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老年日間照料室等服務項目為一體的多功能、現代化社區服務活動中心。大召社區公共服務站的落成和投入使用,形成了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網絡,使群眾的文化素質、精神文明水平得到提高。已在建的菩提塔東社區辦公場所,面積1700平方米,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我街道為民服務的整體水平。
在社區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社區內居民業余生活也豐富多彩,各社區秧歌隊、老年鑼鼓隊日益壯大,辦事處中老年藝術團更是以其精彩多樣的文藝表演贏得了轄區廣大居民的喜愛。轄區廣場文化聞名遐邇、群眾自發組織的文化活動也廣泛開展起來。為此,國家體育總局授予辦事處“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團中央、廣電部、體育總局、文化部四部委授予我街道為呼市地區“大家樂舞臺”先進單位,轄區內的4 個居委會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以人為本、服務社區”的原則,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在綜合治理、計劃生育、民族民政、城建衛生、下崗職工再就業等工作上取得了優異成績。大召社區被共青團中央授予“青年文明社區”,并被呼市社區建設領導小組評為“甲級一等社區”和“呼市樣板文明社區”。長和廊街道辦事處連續三年被區委、區政府評為“實績突出單位”。
展望未來,長和廊辦事處將充分發揮自身管理和服務職能,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長和廊地區三個文明建設再創輝煌而努力奮斗。